
就在9月21號,微信又搞了個大新聞出來,據(jù)說已經(jīng)開始內測公眾平臺的小程序了,再經(jīng)過小道消息的爆料,你們可以看到,這個小程序平臺提供了這些的能力。
筆者這些功能,第一反應就是通過這套接口,可以復刻出一個新聞App,導航欄、滾動視圖、地理位置、進度條,這些都是一應俱全的了,還可以利用開放的用戶信息,提供個性化的資訊推薦。也許你會說,這些功能一個普通網(wǎng)頁也可以完成。但是,想一想,你們之所以裝新聞客戶端,而不直接使用網(wǎng)頁版,不就圖個快和流暢嘛?
微信敢號稱這是一個小程序,那么筆者猜測微信會將小程序離線存儲在本地,那么你打開它時,不會再向網(wǎng)絡請求資源,可以迅速地將框架加載完成,然后只需再從網(wǎng)絡上拉取最新的內容即可,普通的原生應用也是這樣的流程。而對于視圖和滾動視圖,這些原本也可以通過網(wǎng)頁渲染出來的,微信卻單獨列出來說,有這個功能。那么筆者又大膽的猜測一下,微信應該對這種『視圖』做了一些特殊的優(yōu)化處理,提高了它的性能與流暢度,得以匹配小程序這個稱號。
如果有了這個小程序,既保證了使用上的良好體驗,又避免了安裝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序,拯救了你本來就不多的內存,你何樂而不為呢?當然,這只是筆者假想的一個小程序了?,F(xiàn)在,翻看一下你手機上的應用,想想哪些應用會被微信的小程序取代呢?如果給你上面的全部能力,你可以做出怎樣的一個小程序呢?
公眾平臺原來很多的接口能力,筆者開發(fā)者很難達到條件使用,無形中把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程序員拒之門外。公眾號的出現(xiàn),降低了寫文字的門檻,你只要有個身份證,就可以開通一個訂閱號寫文章,微信消息通知和朋友圈的傳播,天然的為內容傳播帶來了巨額免費流量,這就是所謂紅利。
公眾號的繁榮,誕生了無數(shù)基于內容創(chuàng)業(yè)的團隊,顛覆了阿里支付寶一家獨大的局面,微商、O2O、電商等出現(xiàn),豐富了微信的生態(tài),但過渡的依賴內容營銷吸粉,也遏制了公眾平臺自身的多態(tài)性。
如果公眾號誕生的時候,有現(xiàn)在這么多媒體關注,有這么多創(chuàng)業(yè)者涌入,公眾號也許就發(fā)展不到今天的形態(tài)。如果彼時大家都關注于如何吸粉、花巨額資金做公眾號推廣,或是重金打造精品內容,或是冒著封號危險抄襲、造謠、誘導分享……
當消息提醒完全去掉,小程序(小程序商店能否取代APP?)或許可以更專注于打造品質,解決問題,而不是營銷。而接口能力的豐富,開放門檻的降低,可以讓更多程序員發(fā)揮出更大的創(chuàng)意。
微信,是一個生活。當大家都說微信在生活中占據(jù)比重越來越大時,自然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需求,如果說微信自身可以解決一些共性的需求,那很多個性化的需求,則是難以用通用的方式解決。
筆者認為,小程序,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個性化的需求。如果3天就可以寫出一個小程序,你會為自己寫一些什么樣的小程序呢?
1、資料管理小程序,你收藏到微信收藏的內容越來越多了,而微信收藏的功能,已經(jīng)不能滿足你的管理需求。自己寫還可以隨時根據(jù)自己的管理習慣調整。
2、照片分享下載小程序,你可以把自己很多旅行的照片放上去,根據(jù)你自己的喜好來編寫交互,讓喜歡去玩的朋友查看。經(jīng)常有些人留言問能不能把你的一些照片用到出版物或是公眾號文章里,能不能發(fā)大圖給他,你會給這些人定一個價,一年500元,在這一年內,你可以任意的下載你的照片使用。對于越來越重視版權的年代,這應該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寫好上述兩個小程序后,還可以把源代碼共享出去,讓更多的程序員可以基于此寫出更好的小程序解決一些個性化需求。下一個寫類似功能小程序的程序員,也許只要一天就可以寫出一個更棒的小程序了。有些人問,不能吸粉,不能營銷,那就賺不了錢了,哪有那么多人這么笨去寫小程序。
媒體的眼中,追逐的是微軟、蘋果、google、facebook、騰訊、阿里等代表財富與權力的宮殿,而在很多程序員眼里,向往的是GNU、linux、appache、nginx、mysql等代表自由協(xié)作的天堂。如果三天就可以寫出一個微信小程序,你會為自己寫一個什么樣的小程序,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假設微信開放1000個小程序內測名額給大學生,讓大學生去搞一個小程序創(chuàng)意大賽,說不定會有意料不到的效果。雖知道,那些拿到內測名額的商業(yè)機構,心里頭想的大多是如何寫出一個能夠迅速吸引百萬級用戶使用的小程序獲取紅利吸引投資,而大學生,心里想的是好玩和如何炫出自己的技術和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