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上一份工作是在小公司,受限于公司業(yè)務體量和人員配備,我需要同時負責產品和運營(準確地講是活動和用戶運營),內容由另一位同事負責。
所以筆者之前有過活動策劃與運營的經歷,這份工作也經常需要配合協(xié)助運營同學策劃設計活動功能方案,長期下來多少也總結積累了一些關于活動運營的個人理解。在這里分享給大家。
本文會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
1、活動運營的目的與價值
2、一份好的活動策劃方案應當具備的幾大要素
3、活動上線前,這些事兒你不能忘記
4、活動上線運營的后續(xù)事宜
目的
雖然說,做人做事功利性不能太強,但是工作中很多事情還是要帶著目的去做。心中沒有目的,必然沒有目標,更談不上能做好一件事情了。
做產品這兩年來,從一開始的張嘴閉口就是按鈕,顏色,控件到現(xiàn)在的目的,價值與體驗,我越來越更多地關注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表現(xiàn)層的東西。
所以在開頭,我就先簡單跟大家聊下活動運營的目的與價值。
說起活動運營的目的,根據筆者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幾點:
拉新
留存與促活
提升下單轉化率
這三點正對應于“AARRR”漏斗模型中的前四步——即用戶獲取、用戶激活、用戶留存、用戶付費。
從運營類型來看,實際上,這也不只是活動運營特有的目的,整個運營工作其實都是圍繞這幾個目的(還有其他目的)來開展的。
從產品形態(tài)來看,不論是電商平臺,社交平臺,還是工具類產品,金融類產品,內容類產品,娛樂類產品等各種形態(tài)的產品,都離不開活動運營。
我們在著手任何一件事之前,一般都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目的,同樣,運營活動也有它的目的所在。
因此,運營同學為了拉升新用戶,提高用戶留存與活躍,以及提升平臺的下單轉化率,會策劃各種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的創(chuàng)意活動,通過有效的市場渠道宣傳,以期望通過活動達到自己的目的。
價值
活動運營的價值是與目的相對應的。簡單來說,大致會有以下幾個價值:
拉升用戶數據的整體增長(包括注冊用戶數,活躍用戶數,PV、UV、留存率等......)
提高轉化率與客單價及平臺GMV
提高平臺復購率
提升品牌價值與口碑傳播
以電商網站舉個栗子,三天一小促,五天一大促,各種轉盤抽獎,砸金蛋抽獎,分享抽獎,各種積分、優(yōu)惠券、滿減、滿送、滿返的促銷活動,各種春節(jié)、情人節(jié)、三八婦女節(jié)、愚人節(jié)、清明節(jié)、勞動節(jié)、端午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圣誕節(jié)、萬圣節(jié)、元旦節(jié)等法定節(jié)假日,各種京東618,天貓雙11、雙12等互聯(lián)網節(jié)日,所有節(jié)日一個不落。
所有這一切都能從不同程度,通過每一個活動為平臺帶來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價值。
說到價值,我們一般都會從自己的認知和出發(fā),只討論某一樣東西能夠帶給我們的正向或積極價值。所以,我們很容易忽略它的反面——即負向或消極價值。
什么意思呢?
如果平臺方單單從己方考慮,希望花小成本甚至零成本獲取大量用戶,期望從用戶身上薅羊毛榨取利益,制定一些明顯不合理甚至缺乏人性化的活動規(guī)則,甚至不惜欺騙用戶。
這樣不僅不能帶來用戶增長和銷量提升,而且會破壞品牌本身在用戶心中的認知階梯,這是一個活動運營得不好給產品帶來的負向價值。而且這是從一開始就注定了的結局。
很多時候,人往往都自以為是,一廂情愿地從自己的想法觸發(fā),認為我是為了用戶好,你看我都給他們優(yōu)惠了這么多,我這么做用戶一定會喜歡,一定能夠給用戶帶來價值,因此用戶一定能夠給產品創(chuàng)造價值。這是不對的。這一點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策劃活動一般會有以下幾個必備要素:
活動時間
這是很多運營同學在策劃活動時容易忽略的問題,或者認為不重要。他們可能會認為,既然是做活動嘛,用戶來了就讓他玩起來就好了,至于玩多久,沒關系,隨便讓他玩,平臺方不做限制。
其實這是錯的。
任何一個活動都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活動時間,包括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這個時間段一般我們認為3天,7天或10天是比較好的,最長不要超過10天。(當然像雙11,雙12這種超級大型活動,活動時間都會長一些,因為本身預熱器就有挺長,所以我們還是要根據活動類型和復雜程度來差異化處理。)
「活動時間太短,用戶剛來就結束了,容易掃興,用戶挫敗感太強;時間太長,用戶容易從興奮陷入疲軟,“一直在參加活動”的感覺并不能給用戶帶來持久不斷的新鮮感和吸引力?!?
這里還要注意一個預熱期,有些較大型的活動一般會準備活動預熱期,提前讓用戶知曉和參與活動,并在此期間與用戶做好溝通與互動,大大提高用戶參與度。
等到正式活動時間一到,這批用戶就能夠如期參與活動,而不至于活動開始半天都沒人知道,直到結束參與人數寥寥無幾。
最后,不管活動有多火爆或慘烈,都要按時讓活動停止下來。
一個活動一直反復變相地延長延長延長,長此以往,用戶看穿了你的套路,只會降低用戶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且他會認為你不守信用,喜歡出爾反爾,不遵守規(guī)則。
活動主題
首先,每一個活動都要有一個活動主題。理由很簡單——不能無緣無故莫名其妙做活動。
活動主題一定要簡單明了、明確清晰、有吸引力,要明確地告訴用戶你這個活動是干嘛的,我為什么要參加。
活動主題一般會跟節(jié)日息息相關,比如母親節(jié)——給媽媽的母親節(jié)禮物,滿200減100;也可能會跟公司內部重大事件相關——比如公司 3 周年紀念日,全場 3 折,嗨爆全場!簡單點說就是「要么打情懷牌,要么打賣點」。
活動目的
不管線上還是線下活動,其目的無非表現(xiàn)為三方面:1.增加銷量;2.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口碑傳播;3.拉升用戶數據。不同的目的,策劃思路也會有所不同。結合活動的主要目的去把握整體思路會比較好。
注意一點,一個活動不宜有多個目的,根據個人經驗,最多 2 個目的。
必須要「聚焦」,通常來說,不是類似天貓京東等這樣的大平臺,一個草根產品做一個活動既想要銷量,又想要數據,還想提升品牌知名度,到頭來只會啥都得不到。
活動對象
這個跟活動目的相關聯(lián),比如拉新活動,我們一般只針對新用戶參加;有些活動是根據用戶等級來劃分的,比如鉑金會員專場,就只限于平臺上的鉑金會員參與,其他用戶是沒有資格參與的。
所以,我們需要根據活動目的,確認清楚活動對象有哪些,是全量用戶,還是新用戶,或老用戶,或根據其他維度劃分的用戶。
活動規(guī)則
活動規(guī)則不能太長,1-5條簡要的內容為宜。
條分縷析、言簡意賅的將每一條活動規(guī)則列出來,明確地告訴用戶這個活動該怎么玩。
尤其要注意「注意事項」,著重強調規(guī)則中的注意事項,以防用戶注意不到。
對于規(guī)則的說明,筆者認為「文字+流程圖」的表達方式是比較合理的,比純文字更清晰直觀。用戶閱讀體驗比較好。
活動獎品
這個是用戶最關心的事情了,沒有之一。一般我們把獎品分為物質獎品和精神獎品兩大類。
根據我的經驗,公司如果愿意給經費的話,在活動經費預算內,盡力給一些價值高一點的獎品,比如精心準備的定制抱枕,399元九陽豆?jié){機,或者滿100減10,滿200減100,滿500減200,而不是5塊錢話費,50M流量這種雞毛蒜皮的小利益;
若公司不舍得花錢,讓你空手套白狼,那你就出一個好的創(chuàng)意活動,提供有情懷的獎品,比如一封精心設計的電子信件,一張逼格高的個人名片等等。
那么拿什么標準來衡量這個精神獎品的價值呢?
我的理解是,至少你要達到一個讓用戶有理由、有沖動、愿意分享到朋友圈的程度。
獎品發(fā)放時間
這個時間其實是可以跟“活動時間“放在一起的,但分開說明也沒關系。
重點在于,你要明確地告訴用戶什么時間會發(fā)放獎品,獎品發(fā)放形式是怎樣的(如果需要快遞,郵費誰出。這一點一定要說清楚。)
更重要的是,無論何種原因,一定要按時發(fā)放獎品,否則失去了用戶的信任,在丟失這一個用戶的同時,更喪失了該用戶原本可能有的口碑傳播。
免責聲明
出于對平臺自身的保護,每一個活動都需要做出免責聲明,用戶有疑問可以向平臺方咨詢,但一切解釋權歸產品方所有。
這個不是霸王條款,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使用戶對活動有疑惑甚至投訴,這是自我保護的正常策略。
有條不紊地提前做好準備,能夠在活動過程中少出一點岔子,對后續(xù)的活動效果分析也是大有裨益。根據我的經驗,從策劃活動到上線這段時間,你至少可以做以下三件事兒:
數據埋點
越來越多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傾向于用數據指導、驅動產品運營,甚至構建了「數據為王」 的理念,可見數據對于產品開發(fā)與迭代的重要性。
活動效果好與否,需要依賴于后期的總結復盤,而數據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大重點。
要想在活動結束后能夠寫出一份有理有據的活動效果分析報告,數據埋點是基礎也是必備工作。如果一開始不做好數據埋點,等到分析活動效果想要看這個數據那個數據時,就只能望洋興嘆了。
渠道建設
1.明確本次活動主推利益點,根據利益點提前確認清楚哪些渠道作為推廣宣傳渠道,哪些作為活動開展渠道,這些市場渠道哪些是主要的,哪些又是次要的;
2.每一個渠道的特征是什么,申請和審核時間有什么具體要求,要在特定渠道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申請;
3.每一個渠道要求的素材和物料有哪些,這個要提前準備好。
部門合作
一個活動如果需要跟市場,推廣,客服等部門協(xié)同配合一起開展進行,要提前跟相關部門做好溝通協(xié)調,確保人力、物力都能第一時間安排妥當,避免活動上線后相關部門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發(fā)生。
4、活動上線運營的后續(xù)事宜
并不是一個活動上線后就等著用戶來玩就算完事兒了,不是這樣的。我們至少要做這幾件事情:
整個活動期間的監(jiān)測
監(jiān)測活動運營期間的一切事項,查看活動數據(在做了活動數據埋點的前提下,沒有埋點你就大概只能看到「總的銷量、總的PV/UV」這種粗糙數據了),監(jiān)測數據是否有異常,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調整。
同時也要多操作體驗活動頁面的功能,查看是否有遺漏的bug,發(fā)現(xiàn)bug后要及時跟產品經理反饋,讓產品經理跟進處理。
活動效果分析總結
從總結中學習,從學習中總結。我們需要不斷地從每一個大小項目中復盤總結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的教訓與不足,提煉經驗與長處,好的地方要持續(xù)發(fā)揚進步,不足的地方要及時改進優(yōu)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進步。
因此,針對活動的效果分析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關于活動分析,我大致有這樣一個思路。
數據層面
數據層面我可能會關注以下這些(思路線索):
活動時間內,有多少用戶來到網站(UV),有多少用戶觸達了活動頁面(PV);
多少用戶直接從活動頁面蹦失了(蹦失率),多少用戶參與了活動(活動參與度),多少用戶參與了活動并分享給了好友(活動分享度);
多少用戶參與活動并下單了(下單轉化率),多少好友回流并下單了(回流轉化率);
活動期間總的GMV;
環(huán)比對比,效果如何。
活動流程層面
活動流程層面我可能會關注以下這些(思路線索):
活動方案有沒有不足之處,前文提到的幾大要素是否都有明確的說明與強調,用戶理解是否有疑惑的地方;
活動流程是否冗長繁雜,是否有簡化的空間;
活動入口露出是否明顯,用戶參與路徑是否順暢;
活動參與門檻是否過高,用戶參與難易度有多大;
活動流程是否形成了體驗閉環(huán)。
宣傳渠道層面
宣傳渠道層面我可能會關注以下這些(思路線索):
本次活動總共宣傳了哪些渠道,其中免費渠道有哪些,付費渠道又有哪些;
每一個渠道的效果如何,哪一個渠道的效果最好,從這個渠道進來的用戶有什么共同特點(主要是人口學特征,比如年齡、性別、地區(qū)、受教育程度、消費金額等);
哪些渠道可以作為后期活動的參考,有沒有可能拓展其他增量渠道。
比如活動期間出現(xiàn)了哪些問題是上線前沒有發(fā)現(xiàn)的,這些問題是顯性還是隱性的;
比如和各個部門的對接溝通是否順暢到位,資源是否及時到位,是否出現(xiàn)各相關部門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其他......等等。
說了一大堆理論,不代表筆者就做過效果特別好的活動。這只是提供一個思路,倘若我再有機會參與活動策劃與運營,我會按照這個思路來開展我的工作。
我相信,肯定還有更多更好的關于活動運營的想法與理念,歡迎大家與我一同探討。
以上就是上海網站建設公司——海淘科技為你整理的《活動運營需要注意的四個關鍵點》全部內容。如果想要觀看網站建設案例:家居網站設計案例,以及其他精彩的自媒體廣告可直接點擊查看。